WFU

2025年10月2日 星期四

臉歪嘴斜待救援! 中醫can help!





顏面神經麻痺 | Facial Palsy


賴醫師觀察求診的面癱患者常有幾個相同點,平日作息勞累,工作環境冷熱交替,或者睡覺習慣風扇、冷氣直吹,通常早醒後或工作中突然發生臉部麻痺,多數是身體狀況低下後,病毒感染造成貝爾氏的神經麻痺。

近日門診有位女士在面癱後積極配合針灸及中藥治療,一個月後恢復近九成,因為工作忙碌勞累,在客廳休息後突發顏面神經麻痺,單側出現嘴角歪斜、眼閉不全,抬頭紋、法令紋消失。顏麻在中醫稱作口眼喎斜,風邪中絡造成肌膚不仁。

患者初發通常接受類固醇治療,如果偏癱改善不明顯,針灸及中藥介入可以幫助顏面麻痺縮短病程。


顏面麻痺是什麼


急性發炎在第七對腦神經會造成顏面神經麻痺,發炎通常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,最常見的是感染HSV-1造成的貝爾氏麻痺,造成臉部偏癱,另外還有VZV引起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,症狀較嚴重伴隨有疼痛。

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都存在臉部半邊癱瘓,最大差別在於中風患者會伴隨有肢體癱瘓、感覺異常,中風面癱但仍有抬頭紋。貝爾氏麻痺的患者通常治療1-3個月後可痊癒,少數人可能會留下明顯後遺症。


中醫治療類中風


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可被稱作口眼喎斜,《金匱要略》講道:邪在於絡,肌膚不仁;邪在於經,即重不勝。當風邪中絡時,可能會造成顏面神經的運作失常,出現嘴角歪斜、閉眼不全等貝爾氏麻痺的症狀。面癱但沒有肢體的偏廢不用,顏面麻痺屬於類中風,中醫辨證介入可簡單分三型,病證也可能相互重疊:

  1. 寒證:口眼歪斜,唇緩不收,口角流涎,外有風邪,可用續命湯、葛根湯、烏藥順氣散等加減治療。
  2. 熱證:面癱左偏,眼眶抽痛,目赤眼垢,肝經火旺,可用龍膽瀉肝湯等加減治療
  3. 虛證:眼歪嘴斜,久病不治,裏虛生風,表有風邪,可用四物湯加減平肝息風及解表祛風的藥物治療。

另外也可以藉由針灸介入治療,顏面麻痺的病位在中絡,針刺治療也區分風寒、風熱、裏虛等去循經取穴、通經活絡,合谷、足三里、地倉、頰車、陽白、四白等都是常用穴道。


臨床症狀


  1. 單側偏癱
  2. 抬頭紋、法令紋消失
  3. 微笑或嘟嘴時,嘴角歪斜向健側
  4. 眼睛閉合不全,眼淚分泌異常
  5. 味覺異常,吃飯食物卡卡
  6. 聽覺問題,耳後疼痛


Dr. LAI衛教


  1. 調整生活作息,避免過度勞累
  2. 自我臉部按摩,避免臉部僵硬
  3. 練習咀嚼、吹哨、抬頭、皺眉等動作幫助復健
  4. 天冷時注意臉部保暖
  5. 睡眠使用眼罩,可避免受眼睛刺激


賴明輝醫師門診表